中国物价:全球最贵与最便宜的东西一览
许多长期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友人常常会对一些现象感到惊讶:为何中国商品的价格常常偏高,而人工服务费用却相对低廉?经济学家时寒冰经过半个月的实地考察后,也发现了这一奇特现象。除了涉及人工服务如理发、知识产权如图书音像外,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在中国都低于国内价格。即使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也经常比在中国国内便宜50%以上。那么,在中国,究竟哪些是全球最贵和最便宜的呢?
一、进口汽车最贵
中国的进口汽车价格高昂,原因在于我国税率制度下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以及一系列的附加费用。这些费用层层叠加,使得大多数进口车的售价成为国外同车型的2至3倍。例如,同一款进口车在中国售价高达133.9万,而在美国却仅需约合人民币35万元。
二、衣服、食品价格昂贵
不仅仅是汽车、白酒、奶粉等“奢侈品”在中国价格偏高,就连日常的衣服和食品也是如此。以工资作为参考,中国工资5000元,吃一次肯德基需要30元,购买一条Levis牛仔裤需要元;而在美国,同样的消费只需花费较少的金额。
三、咖啡与电影票价格昂贵
在中国,一杯咖啡和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占中国人月收入的较大比例。相比之下,在美国,这些娱乐消费占月收入的比重较小。这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在休闲娱乐方面的负担较重。
四、税负相对较高
中国的税制格局中,流转环节的税收占据较大比重,这也是导致商品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无论是国内制造还是外国进口的商品,只要进入中国市场,都需要承担这些流转环节的税收。据IMF报告,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许多发达国家都要高。
五、流通费用高昂
中国大陆铁路货运超负荷运行,流通商在申请运输指标时需要支付高额额外费用。高速公路运输也不便宜,额外的“潜规则费用”使得商品在流通环节的成本增加,最终反映在商品的价格上。
六、国有垄断行业产品价格偏高
中国在能源、通信、金融等基础产业领域的国企垄断,导致了全球最贵的油、通信费和贷款等。这些垄断行业的定价能力实质上是由权力控制的。
七、劳动力成本最便宜
尽管中国的商品价格偏高,但劳动力成本仍然相对较低。数据显示,中国的小时工资仅为全球最低之一。这也反映了中国的经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低成本驱动的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中国的物价高的原因还包括货币超发等因素。持续的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从而推动了物价的上涨。解决这一问题并非简单的打击洋货或垄断行业,而是需要改革税收制度、放开市场准入、限制权力滥用等措施来共同实现。只有给中国人平等的创造财富的自由,才是解决物价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