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育现状及其影响
作者Daniel Lindemann,曾参与JTBC《非首脑会谈》节目
在自然资源匮乏的现代社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得益于教育热,韩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信息技术(IT)、汽车等尖端技术和韩流文化的输出大国,享誉全球。
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韩国学生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和知识水平,几乎每年都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更令人瞩目的是,据统计,在25至34岁的韩国人中,有64%的人拥有大学学历,这一数据在OECD成员国中遥遥领先。
韩国教育也存在诸多挑战。私立教育的比重高于公立教育,反映了教育领域中的贫富差距悬殊。青年压力巨大,自杀成为15至24岁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教育压力为主要因素。过大的教育压力导致许多父母放弃生育,加剧了老龄化问题。
作者认为,持续的教育热是造成青年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尽管韩国的青年就业率自1982年以来一直低于40%,但并非因为岗位不足。事实上,许多外国劳动者也在韩国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过高的大学升学率——高达70%。
持有大学的人通常希望从事与学历相符的工作。他们宁愿等待合适的工作岗位出现,也不愿接受工资少、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一点在德国也有所体现,尽管其大学升学率近期提高至50%,但仍被认为过高。过高的学习人数可能导致适合高学历人群的工作岗位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降低青年就业率。
那么,如何解决韩国青年的失业问题呢?作者提出两点建议。普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价值相等的观念,缩小两者在报酬和福利方面的差距。不适合学习的青年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从而降低青年失业率。这些人提前就业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必须提高从事体力工作的劳动者的福利和优惠。
过去,学习是韩国人唯一的成功之路。但现在看来,为了个人和社会整体的成功,我们需要选择多样的就业之路。看到韩国大学升学率高达70%,我深感欣慰。这标志着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提醒我们需关注青年就业问题,寻求多元化的成功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