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术之精妙,恰如马其顿方阵之无敌。马其王亚历山大凭借此战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帝国。
马其顿方阵,一种步兵方阵,两翼还配有其他兵种。具体形态难以言表,但通过图片便能一目了然。此方阵虽以步兵为主,但骑兵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犹如箭头般锐利,往往率先冲锋陷阵,步兵随后推进。马其顿人后来却放弃了骑兵的优势。
马其顿方阵的构成形式注定了它无法称得上灵活。长矛几米之长,如何展现机动性?一旦遭遇山地、丘陵等地形,阵型便容易被分割。要击溃马其顿方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破坏其阵型。罗马人便善于利用地形切割马其顿方阵,然后长驱直入方阵内部,肆意攻击。
在亚历山大时期,马其顿方阵之所以如此强悍,不仅是因为其在战术层面远胜于对手,更是因为其背后有着远超对手的国力作为支撑。若论及同期中国的情况,若此时的中国军队遭遇马其顿方阵,恐怕会有无数种方式让马其顿方阵束手无策。
兵法之道,变幻莫测!论战术,当时的马其顿难以找到能与某些东方大师相提并论的人物。论国力,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动辄上十万,足以证明其国力之强大,不逊于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存在时间短暂,也暗示着马其顿内部缺乏卓越的政治家。这也使得其在面对东西方强大的对手时,难以持续展现其战术与国力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