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物局最近有一个重大发现——在渭南市临渭区的一座金末元初的古代墓室里,赫然存在着距今已有约八百年的壁画。这些壁画不仅历史厚重,而且色彩斑斓,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不久前,这些壁画连同墓室一起被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整体吊运至西安泾河工业园区内的文物研究所。
这座古代墓室坐落于临渭区的崇凝镇靳上村,规模虽小但内含丰富。它的内部空间为矩形,底部长2.2米,宽1.68米,高度则达到3.1米。墓室顶部呈锥形,整个结构由灰色青砖精心构建而成。墓室内壁的壁画是这座墓室的亮点之一,壁画高度达到了约一米一,环绕墓室一周。这些壁画中的人物和园林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古人的声音,看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些壁画对于研究金末元初的风土人情和丧葬制度具有极高的价值。
为了保证壁画的完整性,陕西省文物局采取了一系列精密的保护措施。工作人员首先使用石膏仔细覆盖壁画,再用石膏和麻袋布层层包裹整个墓室,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损害。他们使用槽形钢制作了一个坚固的底座,并与吊车司机紧密配合,将墓室缓缓吊起并安全装载到一辆大型货车上。经过长达80公里的平稳运输,这座古代墓室最终抵达了文物研究所。在这里,专家们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金末元初的文化和历史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