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落魄之际,刘备访贤路上遇到了好友司马徽。司马徽表示已老矣,无力荐贤,但可为他推荐卧龙与凤雏。刘备感激之余,得知卧龙凤雏中一人便可安天下。于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位军师皆归刘备麾下。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14年,庞统随刘备攻四川时英勇牺牲于落凤坡。
从庞统的军事策略上看,他的确是一位全面的人才。在治国安民方面,他的表现并不突出。反观诸葛亮,在夺取荆、益州后迅速稳定局势,甚至在夺取汉中的过程中也能调动百姓支援。尽管庞统在军事上表现出色,但与诸葛亮相比,他在治国方面的能力显然有所不足。历史上的北伐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从南往北的征战更是难上加难。诸葛亮的北伐也未能幸免,而庞统的北伐之路必然面临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粮草供应。
庞统虽英年早逝,但在他死后,若回到国内手握大权,或许会引发一系列动乱。那时的刘备和关羽已不在世,庞统可随心所欲地行使权力,刘婵根本无法限制他。若如此,蜀汉可能会陷入分裂状态,难以抵挡外来的攻击。司马懿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大举攻蜀。四分五裂的蜀汉未必能抵挡得住,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庞统虽貌不惊人,但确有真才实学。他在军事上的造诣深厚,是刘备的重要军师。他与诸葛亮各有所长,如同手套与袜子,无法相提并论。无论是庞统还是诸葛亮,他们的命运和蜀汉的未来都充满了未知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