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考古团队在国际知名考古刊物《Antiquity》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揭示了河南荥阳的官庄遗址令人振奋的考古发现。这一遗址被证实是目前经过碳十四测年确认的全球最古老的铸币作坊。
在官庄铸铜作坊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四类与布币铸造紧密相关的遗存,包括空首布成品、未使用的芯范、已使用的芯范以及外范。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发现是54枚空首布的芯范,这些芯范与遗址中出土的布币成品完全吻合,证实了这些成品布币正是在官庄遗址内生产。
郑州大学考古系副教授赵昊介绍,为了确定官庄作坊铸币活动的年代,考古团队精心挑选了遗址中的小米作为测年样品。经过精确的碳十四测年技术,确认官庄作坊的铸币生产活动发生在公元前640至550年间。这一发现不仅首次提供了关于中国早期铸币遗址的绝对年代信息,也使官庄遗址成为全球最古老的铸币作坊遗址。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官庄的铸币活动是在一个已经成熟的大型铸铜作坊内发展起来的。这意味着官庄铸铜作坊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中国古代铜工业生产重心转变的重要起点。这一转变标志着货币铸造逐渐脱离兵器、礼器等传统青铜产品的生产,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工业生产领域。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中国货币铸造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