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1678年12月13日,大清的未来继承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皇宫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生命。这位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在出生时便与众不同,宫中的御医束手无策,无论宫女奶妈如何努力,这个婴儿只是不停地哭闹。这时,宫中传言需寻得一农妇,她需手托玉印,足踏青龙的妇女才能解决这场危机。尽管皇帝愤怒,但也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派人寻找。
被派出去的人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小皇子哭闹不止,他们该如何找到那位传说中的农妇?正当他们焦急地四处寻找时,一位侍卫偶然看到一位农妇手托豆腐在田垄间悠然行走。灵光乍现,他们意识到这就是他们要寻找的人。于是,这位农妇被带回了皇宫。
奇迹出现了,这位皇子在她怀里立刻停止了哭闹,开始安静地吃奶。康熙皇帝好奇地问及如何找到这样的人,侍卫回答:“玉印即是豆腐,青龙乃田垄也。”原来,真正的神秘并非那手托玉印、足踏青龙的妇女,而是最朴实无华的豆腐与田垄。
这个故事不仅关于雍正帝和奶妈的深厚感情,更揭示了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在大清时代,皇子或公主通常由奶妈抚养,因此他们与奶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雍正登基后,他封奶妈谢氏为“恭勤夫人”。当谢氏去世后,雍正为她修建了陵墓,位于北京大兴区榆垡镇黄各庄村东侧的恭勤夫人谢氏墓便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这座陵墓又被称为“奶妈坟”,诉说着一段跨越生与死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