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个人的境遇、人际关系、朝中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结果必然各异。正如鳌拜,这位托孤重臣,为清初的建立可谓鞠躬尽瘁。在顺治帝的时代,他的表现相当出色,屡建战功。然而到了康熙朝,尽管身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由于其他大臣如遏必隆选择明哲保身,索尼年迈体弱,导致鳌拜逐渐变得专横跋扈。从冤杀苏克萨哈的事件中,便可略见一斑。
实际上,历史上的鳌拜并没有像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恶劣。在早期,他没有居功自傲,没有结党营私,更没有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或小团体。这也导致后期康熙对付他时,几乎如同游戏般轻松。由于没有布下自己的人脉,当康熙发动攻击时,鳌拜的势力几乎没有为他卖命的,甚至连二旗的忠诚都难以保证。
再来看曹操,他最大的功绩在外人眼中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所挟持的天子即汉献帝。在曹操迎接天子到许都之前,朝廷的臣子们几乎陷入了困境,连草根都快吃不上。曹操的出现,为天子带来了名义上的号召力和一批无兵权的旧臣。
尽管汉献帝在朝廷中有一定的地位,但他在曹操的掌控下实际上无能为力。曹操不仅占据了都城许昌,连朝廷中的官员都是他的人,身边也没有得力的文臣武将。汉献帝想要搞点小动作,比如弄个衣带诏,都很难实施。更不用说试图杀掉曹操了,不被曹操杀掉已经是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