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宁静致远简介

编辑:历史故事 2025-06-17 01:51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致远的意境深远,它的读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寓意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成就伟业。

这一哲理深藏在古老的智慧之中,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刘安的《淮:主术训》和蜀汉丞相的《诫子书》等经典之中。宁静致远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当我们的内心平静如止水,不被杂念所左右,我们才能在静思反省中树立远大的目标。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道士葛洪曾说:“无为自化,清静自在”。这种宁静的境界,如同秋水般恬和、安宁,映着明月,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情调。在《淮南子:主术训》中,也强调了这种境界的重要性:“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意指内心的宁静如同日月之光,照亮我们的前程。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更需秉持这种宁静致远的智慧。若心中杂念纷扰,则难以达到成功的境界。只有心无旁骛地专心做一件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正如冯跃利所言:“心里如果有杂念,就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我们必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境界体现在待人谦恭谨慎、学习孜孜不倦、生活简单朴素等方面。拥有这种境界的人往往具有严谨自律的道德品质和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在大自然的奥秘中,这种宁静致远的智慧更是不可或缺。浮躁和急功近利都难以触及到大自然的奥秘。只有心境平和,才能洞察自然的秘密。“淡薄以明智宁静以致远”,这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