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亭侯的爵位并非简单的封赐,而是经过册封,曹操只是向汉献帝提出“表奏”,即提名建议。曹操之所以提名关羽为汉寿亭侯,实为拉拢人心。在经历一番激战后,关羽归降曹操,因斩杀敌将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为了拉拢关羽,曹操便表奏汉献帝,册封其为汉寿亭侯。
在那个时代,汉献帝已被曹操控制,只能顺应曹操的要求。但这个爵位由汉献帝册封,代表着大汉天子的荣耀,含金量十足。对于关羽而言,这个爵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时的刘备只是宜城亭侯,与关羽的汉寿亭侯同级,整个刘备集团中无人能与之匹敌,因此关羽欣然接受。
当关羽离世时,刘备虽为汉中王,但在爵位上无法册封更高的荣誉。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伴随他一生,并传承给后人。
至于关羽不接受刘备的封赏,应该指的是他拒绝接受前将军的职位,而非爵位。在219年,夺取汉中的刘备进位汉中王,对功臣进行封赏。关羽在刘备集团中地位显赫,坐镇荆州成为二号人物。刘备册封其为前将军,仅次于自封的大司马。在册封名单中,刘备将归顺不久的老将册封为后将军,与关羽并列。
这一举动让关羽心生不满,他发牢骚拒绝接受册封。但在使者费诗的耐心劝解下,关羽最终接受了刘备的前将军任命。这段故事不仅展现了关羽的骄傲个性,也揭示了三国时期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