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技网导读:一统江山前的壮丽篇章
在公元前221年,秦国的铁蹄踏过了南方的齐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时代。在这一伟大变革的背景下,秦始皇除了调整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其中,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个重千石的铜人,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十二个铜人,矗立在秦都咸阳的阿房殿前,因铜色金黄,又被称为“金人”。他们身穿异域服饰,体态雄壮,精神焕发,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英勇的历史。每一个铜人都巨大沉重,其造型之宏大、制作之精湛,实属罕见。有关这一壮丽景象的记载,遍布于众多历史文献之中。
据《三辅黄图》记载,这些铜人是如何被铸造出来的:“在渭南上林苑中建造朝宫,可以容纳十万人欢庆,千人唱歌、万人合奏。销毁兵器铸成的铜液凝结成了十二个铜人,他们立于宫门,日夜守护着秦王的宫殿。”这些铜人的背后,还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的文字,记录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事件。
秦代的一石约折合现今的三十七点五公斤。据此推算,十二个铜人的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五万公斤。那么,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如此巨大的铜人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一直在思考如何确保江山的长治久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选择了收缴并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铸造铜人是为了政治上的安定考虑。
也有观点认为秦始皇铸造铜人是出于迷信和“祥瑞”。秦始皇曾热衷于封禅、访仙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据《汉书·五行志》记载,有十二个身高五丈、足履六尺的巨人出现在临洮,他们穿着夷狄的服饰。秦始皇反倒把这视为吉祥之兆,随即销毁了天下的兵器,用十二个铜人来象征这一奇特的现象。
还有学者认为秦始皇销毁兵器、铸造铜人是为了表明不再主要使用铜兵器作为作战武器。这一说法也存在疑点。铁制兵器虽然在秦始皇之前就已出现,但直到汉代才广泛普及。在秦代初期,是否真的能迅速将青铜武器全面替换为铁制武器,仍是值得的问题。无论如何,这十二个巨大的铜人,都是秦始皇时代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们屹立在咸阳,默默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