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的皇位继承风波中,刘邦面临着将皇位继承权转让的难题。经过一系列深思熟虑和大臣们的劝说,他决定维持原状,继续让刘盈担任太子。随着这一决定的落实,刘如意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

如果刘邦健在,刘如意自然无虞,但一旦他离世,刘如意和戚夫人无疑将成为吕后砧板上的鱼肉。显然,为刘如意和戚夫人制定防护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那么,刘邦是否为他们设想过防护措施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种。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措施后,可能会感到失望和心痛。
刘邦的第一道防护措施是派系势力去削夺樊哙的兵权。这一措施看似合理,实则漏洞百出。即便成功夺权,也无法保证刘如意未来的安全。因为吕后一旦对执行此任务的人进行打击,兵权很容易落回其手中。刘邦选择陈平作为随从前往执行这一任务也值得深思。陈平以其左右逢源、善于搞关系的特质,可能并不会真正执行杀掉樊哙的任务。
刘邦的另一道防护措施是任命周昌为刘如意的相国。这一措施同样值得商榷。周昌虽然正直,但更多的是在保护刘盈的立场下被派去监督刘如意。他可能会阻止刘如意的不当行为,但无法真正保护刘如意免受吕后的伤害。最终,吕后仅仅使用了一招就轻易地将刘如意叫到京城并杀掉。
综合来看,这两条防护措施似乎并非真正为戚夫人和刘如意着想,而更像是在权衡各种势力后的策略选择。刘邦可能更关心的是江山的稳定,而不是个人的情感。如果刘如意长大后,两个儿子发生争斗,导致国家分裂,显然是刘邦不愿看到的局面。他可能更倾向于维护现状,而不是冒险保护刘如意和戚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