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眼中的美国私立学校生活
儿子在美国度过高中生活的四个月后,回国过圣诞节。在一次与旧友的聚会夜归来时,他向我分享了一个同学的经历,那位同学因学业压力巨大而每日凌晨才能入睡,家长心疼之下寻求班主任理解,却遭到老师的训斥。听闻此事,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分。相较于国内紧张的学习节奏,儿子在美国的学校生活似乎轻松许多。每天下午3点半放学,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后,还有充裕的时间完成作业。为了保证学生的睡眠,每晚10点,老师们会统一收管笔记本电脑。假期更是自由自在,阅读的选择也更多地由学生自己决定。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儿子的初中时光,即便已决定赴美国读书,仍会因同学间的竞争压力而晚睡。但如今,身处异国他乡的他却能够从容面对生活。
我们偶遇的“不近人情”老师们,其实对学生的关怀可谓深沉热烈。在学校的餐厅里,当校长听闻我们是David的父母时,他热情邀请我们去他的办公室坐坐。令我们意外的是,校长对一个入学仅半年的中国学生如此了解。他与我们谈论David的学习,但更多地是他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表现,让我们受宠若惊。我们曾习惯地认为校长忙碌无比,难以接触。
不仅仅是校长,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David了如指掌。我曾误以为美国社会人情淡薄,但后来发现我的儿子曾和同学一起受邀到老师家共度万圣节,享受火锅盛宴。在我们即将离开美国之际,我请求一位老师在儿子的生日那天帮忙买个蛋糕。那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笑着说:“不用买了,我会在他家给他做好带过去。”另一位老师则说:“你负责做蛋糕,那我来给他准备气球装饰。”他们还特地叮嘱我们,想要给David一个惊喜,不要告诉他。
几天后,儿子告诉我他不想转学了,我想这和他那个特别的生日惊喜不无关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儿子的重庆读书时期,我们对他除学习成绩之外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体育和德育课程的成绩人人都是优秀。在美国学校,每天的情况,包括着装、课堂表现、体育锻炼、作业、测试等无一不被细致记录,并且都会打分,纳入儿子的综合成绩。一次,儿子因迟到被扣了10分,原因竟是睡过头了。
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同样重要的事情。学校校历上标注着二十多个重要的日子,除了考试复习和期末考试,还包括男孩棒球营、旅行日、班级旅行日、登山日、全校滑雪日、祖父母日等。学生手册明确规定,参加体育运动是学生社交和身体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必须每年至少参加一项竞技运动,并且鼓励他们在秋季、冬季和春季都积极参与。参加击剑、攀岩等体育运动或舞台剧的演出也能满足运动要求,但同样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儿子告诉我,周末的娱乐活动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学生的量化要求中也有体现。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包括户外教育课程,如徒步旅行、野营、攀岩等。学生们还可以报名参加大型购物中心之旅、电影、宴会、游乐场以及其他文化活动。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文化娱乐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和户外活动,以完成学年的课程要求。
大多数娱乐活动都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传统的咖啡屋之夜、运动比赛、电影之夜等都是学校娱乐活动的代表。学校还提供健身房、游泳池、乒乓室等设施,并在周末开放。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交通和陪伴,前往犹他州的各个滑雪胜地。
令我惊讶的是,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下,连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例如,女孩的裙子必须在膝盖下两英寸。当我仔细研究了儿子的家长手册和学生手册后,开始理解为什么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些手册涵盖了家长和学生关注的所有问题,让我对美国的教育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中,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都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期望。一些学校对于行为规范有着明确的规定,比如耳环的数量、裙子的长度,甚至有些学校会对早恋现象进行引导和管理。他们强调在公共场所,学生应以不影响他人的方式表达感情,手牵手或步行时臂挽臂是合适的示爱方式,过分张扬的示爱行为则不被接受。
尽管私立学校的收费高昂,如每年对国际学生的收费高达5万多美元,但其在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方面也同样严格。抽烟、拥有易燃物品、违反电脑网络服务协议、分发违禁药品、骚扰或虐待他人等行为被视为重大违规,可能导致学生被停学或开除。对于学术欺骗和背离诚信规范的行为,学校同样会进行严肃处理。
当我们深入教育问题时,会发现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有些朋友感叹我们的教育似乎出了些问题,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成人的知识,而到了大学,却需要重新学习本应早就掌握的基础常识。比如大学门口的斑马线旁那块醒目的牌子“红灯停,绿灯行”,却常常被大学生忽视。
另外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位朋友正在致力于创办一所公益性大学,在访问了贵州贫困山区的中学校长后,发现这些学校资源匮乏,校长们诉苦于经费不足,无法聘请足够的人员来维护校园环境。这位朋友不禁生气地提出:“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的整理和维护中来呢?”
对于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期望往往源自内心最朴素的愿望。我对我儿子的期望是,他能够遵守最基本的交通规则,即使毕业于名校,也要懂得如何整理自己的宿舍、打扫卫生间。令我欣慰的是,儿子所就读的学校宗旨与我相契合——“致力于开发学生在技能、知识、习惯和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获得成功做好准备。”
在这所学校里,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教育应有的样子。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素质、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欢迎登录学校官网进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