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专业的兴起之路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这一趋势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竟。
一、教学方式改革引领潮流
美国《经济教育》杂志的执行主编比尔·贝克指出,经济学学生人数的增长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息息相关。贝克教授表示,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联合会每年都会围绕经济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讨论。如今的课程设置既涵盖经济原理,又涉及应用课程。教学中不仅通货膨胀和汇率等经典话题,还用经济学的眼光分析现实和社会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对经济学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深入了解这一学科。
二、经历沉浮,再度崛起
经济学的教学在美国历史上几经沉浮。二战后,经济学一度处于低迷状态。50年代至60年代,随着商学院的兴起,经济学的发展更加艰难。80年代经济学突然热了起来,90年代早期又转冷。有趣的是,经济发展越不景气,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却越大。当美国经济蓬勃发展时,学习经济学的人数反而减少。全球经济不稳定时,很多大学本科生选择经济学作为未来就业的敲门砖。
三、雇主青睐经济学专业毕业生
根据企业雇主联合会的统计,2011年美国雇主最喜欢的专业包括经济和商业、会计、电子工程以及机械工程。除了银行业和保险公司,经济专业的学生还受到公共设施和零售企业的青睐。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备受欢迎,相较于电脑和工程学毕业生,虽然薪资水平稍低,但就业机会更多。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学热
德拉瓦大学经济学系的一位刚毕业的研究生JAY黄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识到,纯粹学习经济学可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他兼修了金融课程,增加了就业机会。除了就业前景,经济学的升温还源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美国学习经济学,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这也推动了经济学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美国经济学专业的兴起之路充满曲折与机遇。从教学方式改革到全球化趋势的推动,这一学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其中。未来,经济学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