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中,无论是直接从中国前往加拿大还是从欧洲转道加拿大的,大多对加拿大赞不绝口。对于那些先在美国生活后再到加拿大的,往往会对加拿大有些许抱怨。我、我的太太和女儿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对加拿大的初次印象,如同许多后来者的感受,是在与美国对比后产生的。例如,在加拿大的学校教育中,学生们无法跳级,即使你的孩子在四年级的课程上已经游刃有余,仍需按部就班地学习。而在美国,优秀的学生因其出色表现往往能得到跳级的鼓励。
加拿大的金融服务收费制度让我们颇感不同。每次取款、每次支付支票,银行都会收取服务费。相比之下,美国的银行以及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不收取服务费的。当我太太首次发现账户被扣除了服务费并询问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求银行职员再次解释。
公共交通费用也是加拿大的一大特色。不论距离远近,在多伦多的一张公交车票价格高达1.75加元,如果使用现金购买则需要两加元。月票的价格更是昂贵,达到85加元。对于只在工作日使用月票的人来说,其价格甚至超过了零票价格的总和。对比之下,美国波士顿的公共交通费用要便宜许多,地铁月票的价格甚至不到30美元。
加拿大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与美国之间互免签证,使得两国人民可以自由往来。在旅游胜地,随处可见停着的加拿大牌照的汽车,反之亦然。在边境城镇,无论是加拿大一侧还是美国一侧,都会挂着美国和加拿大的国旗。加拿大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的几乎全是美国的节目,从儿童卡通片到侦探系列片、各类故事片,甚至谈话节目也大多是美国的产物。加拿大人用“北美”一词来连接加拿大和美国,却用它来将两者与欧洲区分开来。拥有北美的学位在找工作时具有显著的优势,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加拿大。加拿大娱乐圈的明星也常常会选择到好莱坞发展,《泰坦尼克号》主题歌的演唱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国际行动中,无论是从朝鲜战争到轰炸南联盟等事件,加拿大总是紧紧跟随美国的步伐,仿佛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小兄弟。
在另一些方面,加拿大却竭力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比如,在行政区的划分上,美国称之为“州”,而加拿大则偏好使用“省”这一称呼。尽管这只需要我们在心中稍作调整,但在温度计量方式上,加拿大与美国的差异却需要一些换算。我虽已在美国生活近一年,但仍无法准确地进行换算。同样地,对于加拿大的天气预报,美国人或许也需要一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