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发音的世界里,舌头的位置与发音的精准度息息相关。平舌音与翘舌音,这两种发音方式代表了舌尖的不同位置与动作。
平舌音,也被称作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头平展,舌尖抵住上齿背或下齿背。在发音过程中,嘴唇需要展开,并用力发音。这类音节有z、c、s三个代表字母。
相较之下,翘舌音,又被称为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向上翘起,接触或接近前硬腭。发音同样需要展唇并用力。这类音节包括zh、ch、sh、r四个字母。
在汉字中,大部分字都属于形声字,具有相同声旁的形声字往往有相同的声母。例如,带有“叿、曾、宗、卒、采、仓、曹、从、散、司”等偏旁的字,大多数都是平舌音;而带有“占、中、主、专、、朝、成、出、少、善、申、生”等偏旁的字,则大部分是翘舌音。
进一步来说,普通话中声母和韵母的拼合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ua、uai、uang这三个韵母,只能与翘舌音zh、ch、sh相拼,不能与平舌音z、c、s相拼。当我们遇到如“抓、装、窗、摔、双”等带有这些韵母的字时,便可以立刻判断出它们是翘舌音。
同样,韵母ong能与平舌音s相拼,却不能与翘舌音sh相拼。带有“松、耸、宋”等字,我们可以确定其不会是翘舌音。
这些发音规律,对于学习普通话的人来说,是非常实用的知识。掌握了这些规律,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发音,还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