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民俗文化 >

唐朝时期有海上丝绸之路 玄奘为什么不乘船去天

编辑:民俗文化 2025-07-09 10:22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我是风趣网的小编,今天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世界,一起聊聊唐玄奘的取经之旅。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玄奘大师,他的取经故事被千古传颂。著名的《西游记》便以他的经历为原型创作。那么,玄奘大师为何选择绕道西域赴印度,而不是选择乘船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背后的故事。

玄奘大师,名扬天下,他矢志要解决心中的佛法疑惑,效仿法显、智严等前辈大师前往印度求法。他向唐太宗李世民上书,寻求国家的支持。当时的唐朝刚刚建立,国家财政紧张,李世民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拒绝了玄奘的请求。

这时,玄奘出城的机会难得。他趁长安城爆发瘟疫之际,混进灾民中离开了长安。出城后,他结识了秦州僧人孝达,一同前往秦州。之后,他又遇到一位商人前往凉州,便搭了个便车顺利抵达凉州。

在凉州,玄奘大师讲法,吸引了众多群众和商人的关注。他们纷纷传播玄奘西行的大事,使得西域各国都为之准备迎接。此时唐朝与西突厥的战争一触即发,玉门关封锁,人们无法通行。凉州都督李大亮担心玄奘出国惹事,曾试图阻止他。但幸运的是,凉州的佛教领袖慧威法师暗中相助,使玄奘得以夜行至瓜州。瓜州刺史独孤仰信佛教,善待玄奘,并告诉他从西域到印度的路线。

玄奘大师在西域的路线上遇到了胡人石磐陀,此人就像《西游记》中的沙僧原型,他对西域路线了如指掌。被玄奘的佛法所感化,石磐陀成为了玄奘的向导。他们一起渡过难关,但途中石磐陀曾动摇,差点对玄奘下手。幸运的是,玄奘安全地走过了这段旅程。

在高昌国,玄奘受到了国王的尊重和欢迎,与高昌王结拜为兄弟。高昌王派遣队伍护送玄奘至西突厥之地。西突厥可汗也对玄奘钦佩不已,派翻译人员随行。这使得玄奘最终成功到达印度。《西游记》中描述的是玄奘依靠唐朝的国威得到保护,但实际上,玄奘西行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是西域民族普遍信仰佛教。

在印度学习大乘佛法后,玄奘大师准备回国。虽然他曾答应高昌等国王待三年,但他不能毁约。尽管法显是乘船回国,《西游记》中也有义净法师从海路到达印度的情节,但玄奘还是选择了从西域徒步回国,完成他的承诺。这一路上的艰辛与毅力,让人不禁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