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又涨价了”的话题不时在网上引发讨论,不少消费者都有共鸣。
整体在持续涨价
去年1月开始,共享单车的套餐骑行卡迎来集体涨价,哈啰单车7天卡涨至15元,30天卡涨至35元,90天卡涨至90元;去年8月,美团单车也发布公告,将骑行卡价格调整至同一水平,至此,用户若全年购买套餐骑行卡,一年需要360元。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共享单车选择单次支付结算的用户占36.6%。而不同城市、不同品牌,单次结算的价格也不同。
本报查询得知,在郑州,目前美团单车与哈啰单车的收费规则都是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1元,相当于1小时4.5元。如用户每天通过共享单车上下班,按照20分钟骑行时长计算,22个工作日需要支付110元左右。
而上海的滴滴青桔出行,收费标准为前15分钟1.5元,此后每10分钟收费1元,相当于骑行1小时的收费为6.5元。
消费者“又爱又恨”
从用户层面看,2022年,37.9%的共享单车用户每星期平均使用3-4次,36.0%的用户每星期使用1-2次,有少部分消费者每星期使用高达5次及以上。
虽然上班族对共享单车比较“依赖”,但在使用过程中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在黑猫投诉上,共享单车用户的投诉量众多,基本都围绕“找不到停放点”“乱扣调度费”“单车质量问题”等。
共享单车企业不赚钱?
根据哈啰出行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05亿元、11.34亿元。美团财报则显示,2022年,美团实现营收2199.55亿元,不过共享单车业务与社区生鲜所在的新业务板块经营亏损高达284亿元。
哈啰CEO杨磊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一辆单车每日运维成本为0.3元,每天每辆车的折旧成本是0.6元。也就是说,每辆共享单车每年的运维和折旧成本大概为365元。假设共享单车企业投放10万辆自行车,一年的运维成本需要三千多万元。计算丢失、严重损坏等极端情况,最终成本只会更高。
共享单车企业各有“权衡”
对于哈啰来说,共享单车只是一个入口,企业除了骑行、顺风车、打车等出行领域业务外,还涉足包括酒店、餐饮、线上跑腿、火车票、景点门票、宠物等业务。
美团则主要为了补上本地生活上的缺口,从外卖、买菜和买药再到旅游,美团单车更多是作为出行端的补充。
青桔则是在完善滴滴平台的出行版图。企业可以通过高频的共享单车来培养用户习惯,进而过渡到网约车业务上去,补齐用户出行需求。
不过如何科学管理单车、提升服务质量,市场也给这些共享单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