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Stephens发表观点,质疑哈佛商学院的价值。他提到,为了两年哈佛商学院的学习,需要花费高达17.44万美元。在那里,教授和学生都更关注于学术竞争和排名,而非实际的教学和学习。对此,他提出了质疑:这样的投入真的值得吗?
这位不同寻常的发言者,自称是“小学辍学生”,他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学”中完成的。尽管他曾短暂地注册于阿肯色的一所小型大学,但最终选择了辍学。当他成为Peter Thiel设立的鼓励年轻人辍学创业的Thiel奖学金的获奖者时,他开始了自己的独特事业。他建立了“反大学”组织,旨在帮助年轻人独立的教育途径,通过互联网将有志向的年轻人与合适的老师匹配。他的理念与“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的精神相呼应。
对于进入哈佛商学院,这确实代表了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才能。那么,为什么不去尝试自己创业,而用这17.44万美元去追逐一个可能并不如你期望的价值的学位呢?如果你想发展事业,可以选择去洛杉矶;如果想投身技术,可以选择旧金山;如果想涉足石油行业,可以选择休斯敦。在这些地方,用较少的资金,你可以生活得相当不错。相比之下,花费巨额资金读商学院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商学院究竟能提供什么?归根结底,是教育内容和人际网络。现在教育内容可以轻易地通过互联网公开课程获取,且质量未必比商学院的课程差。至于人际网络,虽然无法直接购买,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真诚,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建立一个信任你的朋友圈。
不可否认的是,哈佛商学院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但在金融危机后的这些年里,商学院的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威胁。即便找到了工作,薪资也未必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例如,在2012年,美国MBA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仅为46630美元。这样的投资真的值得吗?
Stephens的观点立即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人批评他年少气盛、无知无畏,因为他从未在哈佛商学院受过教育,对他的批评对象缺乏亲身体验。我们必须承认,Stephens确实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当前,许多人在教育上盲目跟风,导致某些领域的过度竞争和人才过剩。Stephens和Thiel等人所反对的正是这种盲目的竞争和放弃自我理想的趋势。他们鼓励年轻人追寻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为了竞争而学习。
Stephens的观点虽然颇具争议,但确实引发了我们对于教育价值的深入思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以及我们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我们也应该鼓励年轻人追寻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盲目地跟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