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英式橄榄球无疑是一项具有传奇色彩的运动。这支被称为“全黑队”的英式橄榄球队不仅是新西兰的骄傲,更是其国民运动的杰出代表。这支队伍在世界英式橄榄球比赛中拥有压倒性优势,其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国家边界。
在首都惠灵顿的办公室里,现任总理约翰·基悬挂着“全黑队”的签名球衣,足以看出这支队伍在新西兰的地位。这不仅仅是一件运动装备,更是新西兰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当外国领导人访问新西兰时,这件球衣都会被作为官方馈赠礼品,传递着友谊与尊重。
这支传奇队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那时,随着大量英国年轻人来到新西兰,他们带来的英式橄榄球因简易便捷而迅速成为早期移民的最爱。英式橄榄球在新西兰的发展历史与莫洛紧密相连。这位年轻的新西兰人在英国伦敦结束了公学生涯后,将英式橄榄球比赛规则正式引入新西兰。他在尼尔森组织了新西兰场有记载的英式橄榄球比赛,随后在首都惠灵顿成立俱乐部,推动了这项运动在新西兰的普及。
随着铁路和公路建设的推动,新西兰英式橄榄球俱乐部在19世纪后半叶得到了蓬勃发展。如今,博物馆中挂满了各地区俱乐部的球衣,色彩斑斓,引人注目。不同的地区也开始使用不同的“主题色”,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全黑队”在新西兰统御着橄榄球比赛。这支队伍在国内的比赛中胜率超过70%,是新西兰最受欢迎的明星球队。在每场国际比赛前,“全黑队”都会表演毛利战舞,这是他们独特的传统。从1884年开始,这段历史就伴随着新西兰橄榄球的发展。每次战舞表演都是对对手的挑战和对自我实力的自信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全黑队”的旗帜设计简洁而有力,黑色底白色银蕨叶图案成为了他们的标志。甚至有人建议将其用作新西兰的国旗设计。这支队伍在世界各地的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使得他们的旗帜成为了新西兰的象征之一。
“全黑队”不仅是新西兰英式橄榄球的代表,更是整个国家的骄傲。他们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对新西兰精神的肯定,使得人们对这项运动充满热情与自豪。在遥远的1914年,战舞正式成为新西兰橄榄球文化的一部分,象征着激情与荣耀。到了1924年,全黑队精心创作了一段名为“Kia Whaka-ngaari”的战舞,很快便成为经典之作,与原有的“Ka Mate”战舞相互辉映。
时光流转至2005年八月,新西兰达尼丁的一场比赛上,全黑队带来了全新的战舞——“Kapa o Pango”。这一战舞的创作者为Derek Lardelli,其设计理念深受当代新西兰多元文化的启发,特别是波利尼西亚文化的影响。尽管“Kapa o Pango”战舞仅在特殊场合下亮相,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一些人担忧其某些动作可能被视为“割喉”,认为这样的Haka过于暴力,可能会对年轻观众产生不良影响。Lardelli澄清说,割喉动作的本意是表达“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壮志在我心肺”,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却总被误解。
在2006年的一场比赛中,全黑队在加地夫的新千年体育场赛前更衣室中表演了Haka战舞。这一决定源于当时新西兰队与橄榄球联合会之间未达成一致意见。对方要求在新西兰表演完Haka之后,还要唱响国歌Hen Wlad Fy Nhadau。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新西兰橄榄球队的团结与骄傲,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无论是经典的“Ka Mate”,还是新生的“Kapa o Pango”,战舞都是新西兰橄榄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示了运动员的力量与激情,更是新西兰传统文化与精神的象征。尽管有时会面临误解和争议,但全黑队的坚定与执着始终让人们感受到新西兰橄榄球的魅力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