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教育联盟金牌老师的引领下,让我们一同走进新西兰小学别具一格的时事教育课堂。
一直以来,我对新西兰的小学教育方式有所误解,认为其过于松散,活动多而作业少。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国际时事,让我对新西兰的小学教育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我的Year 6儿子对于近期的政局动荡、客机失联等新闻内容和历史背景的了解,丝毫不亚于我。在乌克兰的示威活动发展到武装袭击的背景下,儿子每天都会读报并上网查询的动态。对此我十分好奇,不禁对儿子的兴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来,在新西兰的某些小学里,每周都会举办一场时事教育讲座。这些讲座是开放给六年级的学生,大约五十多名学生参加。这个讲座由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如果留在教室上课的学生数量不多,就可以自由选择旁听其他课程或者休息。这些讲座由三位热心家长轮流主持半小时的演讲,内容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演讲中还穿插解答孩子们的问题。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与主持人展开热烈的互动,这样的氛围是多么的热烈和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
讲座结束后,并没有要求孩子们背诵枯燥的时事内容以应对考试。相反,他们鼓励孩子们自己去网上查询资料,了解事件的动态、原因和结果。这种教育方式正是培养孩子们自我学习的推动力。孩子们对世界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去和学习新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对东西方教育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在与儿子的互动中,我也借此机会了解了许多关于乌克兰的历史和政治背景知识。我们共同了东欧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影响。通过儿子的引领和我们一起的学习讨论,我也加深了对东南亚地理知识的了解和对海峡重要性的认识。我们甚至还一起回忆起了儿子两岁时的旅行记忆,重温了双子塔和南洋风光的美丽景色。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儿子得到了成长和启发,也让我这个做父母的重新认识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别具一格的时事教育讲座让我对新西兰的小学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中得到的,更是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和中得到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