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教育联盟金牌老师分享留学生摆摊经历: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成功故事
在新西兰留学的旅程中,许多留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近日,我有幸从一位留学生的亲身经历中了解到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独特体验。这位名叫[XXXXX]的留学生,在达尼丁这座颇具风格的小城,分享了他摆摊的经历。
初到新西兰,[XXXXX]带了一些中国的手工艺品,希望在这个国度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恰逢当地的跳蚤市场举办之日,他选择在此摆摊。早晨的阳光下,[XXXXX]和一位缅甸华裔女孩巍巍一同出发前往学校。尽管太阳已经升起,但东北方向的早晨依然让人感到不适应。街头人影稀少,与北京的早晨形成鲜明对比。
开始摆摊后,[XXXXX]面临了定价的难题。在经过一番纠结后,他决定根据批发价简单地将商品分为两类,并设定了价格。巍巍提醒他,定价不能过于低于同类产品,否则可能会引发抗议。她建议他看看其他卖家的定价再作决定。随着市场的热闹起来,[XXXXX]发现很少有人对他的手工艺品感兴趣。他疑惑不解,这些漂亮的工艺品为什么会被忽视?他试图分析原因,并开始考虑改变策略。
等待片刻,我去取钱,你且安心等待。此刻,我想分享一段关于巍巍的异国经历,一位在遥远国度奋斗的女孩的故事。
巍巍身处异国他乡,身处新西兰这片土地,却带着来自军限制下的缅甸的深深烙印。她告诉我,能够走出国门的人很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缅甸的存在,仿佛它消失在世界的角落。初来乍到,她对这个陌生的国度充满了不适应和思念家乡的情绪,与父亲多次发生争执。但她知道,父亲送她出来读书,背后的艰辛与牺牲是巨大的。在缅甸,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只有8-10美元,而她每年的学费高达7000美元。这些压力与困扰,她都默默承受下来。据说她的父亲开了一家旅行社,寄托了对她的期望与她的未来。
下午时分,我去听中文系老师的课程,顺便为学生纠正发音。巍巍则帮我照看摊位。课程结束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摊位,期待看到她的成果。令我失望的是,摊位上并没有任何收获。就在我准备重整旗鼓之际,工作人员催促我们收拾摊位,结束营业。尽管时间尚早,但想到当地的商店晚上六七点便关门,我也只能作罢。
正当我收拾东西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走了过来,她认真浏览起摊位上的剪纸。我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多么希望她能将所有剪纸买走,或许在收摊之际提出打折的请求。一旦她开口,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她最低的价格。她并未提及任何关于价格的话语,只是默默挑选了几张剪纸准备付款。一抬头看见我,她顿时露出惊喜的表情,“啊,你不就是刚才和我一起上课的中国老师吗!”原来她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与巍巍相识。巍巍告诉我,她刚刚获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现在正在学习中文。
这一天的收获虽然不多,除去摊位费只卖了80块钱,但我依旧满心欢喜。巍巍的收获则更为丰富,她成功地卖出了300块钱。旁边卖金属首饰的女孩也卖了200多元。
从这次经历中,我深刻认识到要想赚取新西兰人的钱财,必须了解他们的喜好和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腾飞,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我们神秘的东方文化或许会在这个遥远的太平洋岛国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嘿,等到那一天,我或许真的能发一笔小财呢!对于在新西兰留学的朋友们来说,周末去奥克兰马场摆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二手物品交易赚取生活费不仅无需纳税、没有法律壁垒,还能锻炼英语口语能力。或许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