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脑病日,聚焦于偏头痛这一困扰全球数百万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不仅位列常见疾病的前三位,还是导致残疾的第七大病因,尤其在冬季,其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对于许多人来说,“头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而治愈偏头痛已成为医学界的首要任务。
最近,一种新型药物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据湖南的留学老师介绍,这种药物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首个预防偏头痛的药物,而非仅在偏头痛发作后进行治疗。尽管这种药物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但它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
与此奥克兰大学的研究团队正深入研究这种药物与大脑中的一种关键激素——CGRP的相互作用。去年,美国发布的新型偏头痛预防药物能够清除或完全阻断血液中多余的CGRP,防止其作用于神经细胞。对于每月头痛超过15天的慢性患者来说,这种药物无疑带来了福音。
CGRP参与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之间的化学信号传递,被认为是引起偏头痛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体内的CGRP水平会升高,或对CGRP更为敏感。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机制,奥克兰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合成了CGRP的荧光分子,使研究人员能够在显微镜下实时观察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这项研究的推动者之一Erica Hendrikse是奥克兰大学的研究成员之一,她的母亲也是偏头痛患者,深受其害。Erica回忆道,母亲的偏头痛有时严重到无法离开卧室,甚至需要她在学校打电话叫救护车。她说:“这项研究真的很重要,因为偏头痛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也不尽相同。”这使得科学界对于偏头痛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
该研究小组包括Debbie Hay教授、Margaret Brimble教授和Christopher Walker博士等成员。他们之前的研究发现CGRP有两个不同的“受体”,目前正在深入研究这两个“受体”的行为是否不同,以及一个受体对CGRP的反应是否比另一个更敏感。这一研究对于开发更有效的偏头痛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该资讯内容来源于奥克兰大学的官方微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