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房地产市场在今年继续呈现疲软态势,无论是转售的组屋还是私宅,其价格均出现下滑趋势。房地产行业的分析师们纷纷表示,如果不放宽对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措施,那么今年房价将继续走低。
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发展局昨日公布了今年首季房地产市场的详尽数据。在私宅市场,整体价格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呈现下滑态势,今年首季下跌了1%。虽然本月月初预估的跌幅为1.1%,但实际情况略好于预期,相较于去年第四季的1.1%跌幅也有所缩小。
深入分析市建局的数据,我们发现各种类型的非有地私宅价格都在持续下跌。其中,中档私宅的价格下滑幅度最为显著,达到了惊人的1.7%。而大众化私宅虽然跌幅相对较小,但也达到了自2009年第二季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高档私宅和有地私宅的价格也分别下滑了0.4%和0.9%。
与此建屋发展局的数据显示,组屋转售价格指数从去年第四季的137点下滑至135.6点,跌幅为1%。尽管这一数据与月初的预估相差无几,但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呈现下滑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季比下滑幅度是过去一年半来最小的,这表明组屋转售市场正在趋于平稳。
在交易量方面,今年首季有4135个组屋单位完成转售,相较于去年第四季的4635个下滑了10.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量有所改善。房地产公司欣乐国际的执行董事麦俊荣认为,组屋转售市场正在展现出稳定的迹象,并有可能实现软着陆。
建屋局于去年3月对转售组屋的估价索取程序进行了调整。如今,买卖双方不再通过商议现金溢价来决定转售价,而是参考附近组屋的转售价来直接商议价格。这项规定实施一年以来,已经对市场价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ERA产业的主要执行员林东荣分析,这一规定使得转售组屋的议价过程更加理性。买家更为谨慎地出价,而屋主也不再漫天要价。他预测,价格下滑的速度放缓是一个好现象,但如果的贷款限制保持不变,转售价还将继续下行。他预计今年的下滑幅度不会超过5%。
智信研究与咨询总监王伽胜也认同这一观点,并认为估价索取程序的调整间接取消了溢价,从而改善了买家的购买力。这一变化将吸引更多的买家进入市场,但由于每月偿还贷款比率的限制,买家将会非常谨慎。
总体来看,今年首季的交易量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尤其是四房式和五房式单位的交易量增长明显。橙易产业研究与咨询部经理黄显洋指出,随着更多新组屋和执行共管公寓的竣工,未来的组屋市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今年首季也有大量组屋单位获准出租,而出租市场的活跃也为房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随着更多新组屋的投入使用,那些准备搬入新家的房东在出售现有组屋时将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与此建屋局即将在下月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中推出新的单位供买家选购,这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