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际新闻 >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留学生这些防骗指南你们都

编辑:最新国际新闻 2025-11-18 15:28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紧急电话响起,王女士焦急地呼喊着:“我的孩子被绑架了!”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立刻接听了这通紧急来电。王女士颤抖的声音透露着深深的忧虑,她告诉工作人员,她收到了来自一个不明身份的“绑匪”信息,声称她的孩子小华已被绑架,并要求她立即支付巨额赎金。在这个紧张的时刻,每一秒都显得无比珍贵。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留学生这些防骗指南你们都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深知事态的严重性,他们迅速安抚王女士的情绪,并指导她立即在新加坡当地和国内户籍所在地的警局报警。他们紧急启动了领事保护应急机制,联系新加坡警方和小华所在学校展开调查。在紧张的氛围中,经过长达四小时的搜寻,终于在当地一家宾馆找到了毫发无损的小华。

原来,小华接到了一通自称是新加坡警方的电话,称他的包裹藏有违禁品。随后电话被转接至所谓的北京警方,对方称他涉嫌洗钱犯罪。在获取了小华的护照、身份证等信息后,对方要求他离开学校并入住宾馆,切断所有通信渠道。然后,“警方”录制了虚假的绑架视频和图片,并联系王女士谎称小华被绑架,要求支付赎金。这是一种针对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的电信诈骗。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提醒广大在新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要警惕此类电信诈骗。如果接到类似的陌生电话,一定要先向使馆或新加坡警方核实。家长应与子女保持沟通,教育他们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并关注驻在国和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发布的相关提醒信息。一旦遇到类似情况或上当受骗,应及时报警。文中还提供了新加坡报警电话、中国驻新加坡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紧急求助电话等联系方式,以便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时间长短、年龄大小,留学生都要牢记预防电信诈骗的三大原则:涉及金钱交易要高度警惕;对无显示号码的来电直接挂断;对于个人信息的提供要谨慎提防。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都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的原则。如果接到可疑的电话,可以挂断后五分钟再用原号码拨回查证。这些实用的建议对于保护个人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让我们提高警惕,远离电信诈骗的陷阱。警惕诈骗:保护你的账户安全和个人隐私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骗子们的手法愈发狡猾,他们可能会利用各种手段盗取你的账户款项。我们的手机软件中的验证码登录功能,特别是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只在几分钟内有效,我们绝对不能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这些验证码。这是保护我们账户安全的重要一环。

除了验证码,我们还要特别警惕短信中的链接和网站。尽量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未知来源的链接,更要保持警惕。特别是Android手机用户,因为一些恶意链接可能会携带木马病毒,悄无声息地侵入你的手机,窃取你的个人信息。

有些骗子会利用钓鱼网站进行诈骗。这些网站看上去可能和官方网站一模一样,但实则隐藏着风险。一旦你输入个人信息或点击某些链接,就可能中病毒,甚至直接被骗走钱财。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一定要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的习惯。

保护个人隐私和账户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短信中的链接、网站和来电。也要学会识别各种诈骗手段,避免上当受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安心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骗子们的手法日新月异,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就一定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上一篇: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历史渊源及人文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