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常枞以一则寓言向老子提问,他伸出舌头询问:“我的舌头是否还在?”老子点头确认。接着,常枞指着自己的牙床说:“那牙齿呢?”老子从师父空荡荡的牙床中似乎领悟到了什么。这寓言故事源自《说苑》,也让我们明白常枞的牙齿状况并不理想。
牙齿自古以来便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因此围绕牙齿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日本在四五世纪的古坟时代就有一种特殊的牙齿习俗,那就是将牙齿染成黑色,这一习俗一直持续到明治时期,历经一千多年。
这种黑齿染色是用铁粉和五倍子为牙齿着色。制作过程包括将烧热的铁屑浸泡在浓茶或淘米水里,再加入醋、酒等调料以增加色泽。为了增强染色剂的附着力,还会混入五倍子粉,经过两个月的浸泡即可完成。为了缓解染色时的不适感,还会在其中加入糖、粥等。这种染色剂在天皇宫内被称为付子水,武士阶层则称之为黑齿,而江户时代的庶民则称之为铁浆付或付铁浆,不过其中是否有配料的差异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江户末期产生的逸闻集《关秘录》中称它始于四五世纪的古坟时代,并从大陆传入。这一记载并非原始史料,因此一直受到质疑。直到1953年,山崎秀治等人在大阪大薮古坟挖掘出十例人工染黑的人齿,并确认并非因嚼食槟榔所致,这一发现才为这一习俗的起源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这项研究被详细记录在《大阪府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中,为这个话题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