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界传来喜讯,凤翔县城南过境公路上的古墓群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逐渐揭开面纱。自今年以来,共发掘出56座古墓葬,其中唐末五代时期的墓葬高达27座,这些珍贵的发现为研究唐末五代时期凤翔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凤翔自古便是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西京”的美誉。雍州古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此次发掘的墓葬多为长方形斜坡墓道土洞室墓,出土了众多随葬品,包括铜钱、铜带扣等。考古人员通过细致分析墓葬的分布、规格及陪葬品种类等细节,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唐代晚期至五代初期的公共墓群,墓主大多为一般官吏和平民。值得一提的是,小庄村M1号古墓的发掘中,一具女性骨骸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座墓葬由墓道、封门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其中墓道长而深,骨骸保存状况一般,但随葬的铜镜等物品却完好无损。考古人员推测这三件物品可能被包裹在麻布里一同随葬,因此得以保存完好。结合墓道内的随葬品及墓葬规格等因素分析,考古人员推测这位女性很可能是给墓主陪葬的“殉人”。这一发现令人不禁联想到晚唐时期的墓葬习俗是否再次出现“人殉”现象,为考古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探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