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虽然是一部小说中的虚构情节,但也并非完全无中生有。方浚师的《蕉轩随录》对此有所考据。景阳冈这个地方并非虚构,它坐落在阳谷县,当地有句俗语流传:“山东有二宝,东阿的驴胶和阳谷的虎皮。”
在清朝时期,阳谷县的库房中还收藏有一张虎皮,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武松当年打死的老虎留下的皮。更令人惊讶的是,武松这一角色的原型可能是一名恶霸。
回到明初,阳谷县曾经有一位县令,他拥有两位妻子,却贪得无厌,两位妻子还助纣为虐,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这位县令被百姓们起了两个绰号,一个是“武皮匠”,讽刺他剥削百姓;另一个是“卖饼大郎”,意指他在百姓口边求利。
据传,武大郎的形象便是基于这位县令而塑造出来的,他的两位妻子也被合并到角色中。更绝的是,这位县令经常盘剥阳谷县西门庆的一家大户,这家的大户便是西门庆的原型。但在小说中,情节被颠倒,变成了西门庆欺负武大郎。这样的故事背景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充满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