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2400年前随葬干鱼为何不腐烂

编辑:历史故事 2025-06-17 02:05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考古发现介绍:湖北楚墓出土千年随葬干鱼】

在湖北荆州夏家台墓地的一次考古发掘中,一座距今约2400年的中型楚墓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座战国中晚期墓葬的随葬品中,竟然包含了十多条随葬的干鱼,这些干鱼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鳞片与鱼刺清晰可辨。

今年七月,在荆州区楚源大道荆州中学新校址的施工过程中,工人们意外发现了一批古墓葬。经过荆州市考古队的勘察,这里竟然分布着从战国到唐宋时期的400多座古墓。随后的考古发掘中,不仅出土了大量陶器、漆木器、丝绸等文物,还在一座战国中晚期墓葬中发现了随葬的干鱼。

这些干鱼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据了解,这些鲫鱼在被放入墓葬前已经经过了特殊处理,被剖开并风干了。这种处理方式与荆州现今流行的阳干鱼做法相似。干鱼之所以能够保存千年而不腐烂,除了特殊的处理方式外,还与墓葬的环境有关。墓葬密封性良好,避免了空气和水分的接触,为干鱼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考古工地领队田勇介绍,这些干鱼的形态和剖法都与我们平时见到的阳干鱼非常相似。不少网友在看到干鱼图片后也惊叹不已,纷纷表示楚人真是吃货,数千年前就知道制作阳干鱼。

目前,考古人员已经从这座墓葬中发掘出了30余件(套)文物,包括陶器、漆木器、丝绸等。这些随葬品为我们了解古代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这条千年干鱼的发现,更是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