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为什么清朝的统治者喜欢佩戴长长的朝珠

编辑:历史故事 2025-06-17 03:34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在历史的长河中,朝珠的起源可追溯到藏传的佛珠。早在某个时期,就已开始扶持藏传佛教,并将佛珠作为赠品广泛分发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将其作为贡品献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普通的挂珠逐渐演变为清代宫廷服饰的标准佩戴品——朝珠。

朝珠,这一富有历史底蕴的饰品,其设计灵感源于藏传佛珠。它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和坠角七部分组成,总长介于130至170厘米之间。身子由108颗珠子巧妙串联而成,寓意着一年中的时光流转,季节更迭以及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盼。这些珠子所传递的含义还有佛教所认为的108种人生烦恼,而古时寺庙的钟声每日敲响的一百零八下,正是为了唤醒人们忘却烦恼。

在朝珠设计中,每27颗珠子间会点缀一粒大珠,共有四颗,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大珠之后,还有一串独特的背云,垂于背后,象征着“一元复始”。朝珠作为官服礼服的配饰,其佩戴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只有后妃、品级以上的文官武将以及皇帝侍卫等特定人群方可佩戴朝珠。

朝珠不仅是一种饰品,更是皇帝个人喜好的体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尤为明显。它的流行文化逐渐渗透到了百姓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大众喜爱的文化符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有那么多人对佩戴佛珠怀有浓厚的兴趣。朝珠的故事仿佛就是那句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写照。这一历史的传承,至今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