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须句国:古代国名,又作须朐,风姓,故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

编辑:历史故事 2025-06-17 04:05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须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名字,又作须朐,源自风姓。它的故址位于山东东平县西北,宛如历史的隐秘之地。尽管须句早期的历史被迷雾笼罩,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在春秋前期的舞台上,它作为一个小国却屡遭邾国的侵犯。在公元前620年的一场战役中,须句出兵伐邾并夺取了胜利,然而并未选择复国之路,而是将逃奔的郑文公之子安置于此。须句的命运由此与鲁国紧密相连。

西周时期,为了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制度,史称“分土封侯制”。周天子将国都附近的地区设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而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则被分封给诸多诸侯,各自建立邦国。这些诸侯国的数量众说纷纭,《荀子・儒效篇》称“立七十一国”,而《春秋・观世》则言“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具体数目已无从考证,只能大致推测。

须句国的历史在《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有所记载。作为太昊伏羲氏风姓的后裔,他们建立了须句国。在殷时期,又有密须国的出现。这些国家都是以国为姓,其中出现了许多名人如须贾等。须句国的地理位置大约在现在的山东省寿张县和梁山县一带。《左传》记载,须句国在春秋时期因邻近的邾、鲁国的侵略而灭亡。其后人和国人以“须句”为姓氏,称为须句氏。后来逐渐简化为须氏和句氏两支。如今,须姓望族主要聚居在渤海郡,即现在的河北沧县一带。这个古老的族群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