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是否真的因为晚节不保而辞官回乡?跟随奇闻网小编一起揭晓谜底!
程咬金在文学作品中常被人们描绘成憨态可掬的喜剧角色,但实际上,历史上的程咬金却是一位精明能干、出身官四代的将领。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先是投靠,后转追随,成为开国大臣。在他执政的时候,却因听信一人的话语,最终导致自己的名誉受损。
当时,李治命令程咬金出兵讨伐西突厥,战事初期十分顺利。副总管王文度却嫉妒前方作战的苏定文,他用计诱使程咬金相信前方虽然战事胜利,但我方士兵也有损失,应该谨慎行事,不宜穷寇猛追。王文度还谎称手中有皇帝的圣旨,可以指挥全军上下包括程咬金。面对质疑真假的声音,程咬金却摇头不允。之后,程咬金默许王文度的做法,将战败的几千胡人俘虏全部杀死并屠城。
这一事件导致程咬金被冠以“杀降利财”及消极作战的罪名。虽然朝廷不久之后恢复了他的职位,但程咬金选择主动辞官回乡。或许,聪明的他预见到了自己可能因功高盖主而招致灾祸。他辞官的决定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及家族的安全。这一事件也让人们质疑程咬金的晚年是否真的因为晚节不保而做出这一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