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萧何丞相,因清廉自持而引发疑虑,晚年更被刘邦软禁。那时的萧何已年过花甲,身心俱疲。究竟萧何如何离世,又为何在临死前自我污名以消除刘邦的猜忌?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段历史的深邃与复杂。(链接:几米世界之最(meihuhu)为您介绍。)

一、萧何晚年的自我污名之谜
刘邦亲征之时,每当萧何运送粮草至前线,刘邦总会询问他的动向。当使者回报说萧何爱民如子,除办理军需外,别无他事,刘邦默不作声。其实,这是萧何因过于清廉而引发的猜忌。一日,门客告知萧何,刘邦对其有所疑虑,甚至可能危及性命。门客建议他贱价强买民间田宅,制造些坏名声,以消除皇帝的疑虑。但萧何拒绝了这个建议,他长叹一声,表示自己无法做出剥削百姓的行为。
在刘邦平定叛乱后,百姓却控告萧何低价购买民田,价值巨大。刘邦将控告信交给萧何,让他向民众谢罪。萧何趁机请求让民众耕种上林苑的空地。刘邦大怒,认为萧何收取商人的财物,却来讨要他的上林苑,于是将萧何囚禁起来。萧何在狱中身心受损,加上年纪已高,身体状况急剧下滑。
二、萧何的最终命运
刘邦逝世后,太子刘盈继位,萧何继任丞相。此时萧何年事已高,但他依然致力于制定律法,为汉朝制定律令奠定了基础。他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考秦法,制定了汉律九章,使法令更加明简。
年迈的萧何终究无法抵挡病痛的侵袭。在病危之际,他亲自询问惠帝谁可继任丞相。当惠帝提到曹参时,萧何竟挣扎着叩头表示感谢,表示得到曹参为相,他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不久之后,这位伟大的丞相便离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