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卫献公为什么会被孙林父追杀?从卫国逃到了齐国

编辑:历史故事 2025-11-13 17:16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春秋时期,在卫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孙林父,他迎来了他的第二任君王卫献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孙林父父子如何使卫献公失势并逃亡的故事。

卫献公为什么会被孙林父追杀?从卫国逃到了齐国

孙林父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让自己的儿子孙蒯随侍卫献公左右。出人意料的是,卫献公对孙蒯颇为欣赏,经常带着他出席各种活动。有一次,卫献公设宴款待群臣,孙蒯也受邀出席。宴会上演奏了音乐,当乐队结束演奏后,卫献公意犹未尽,点了一首名为《巧言》的歌舞。原本乐意表演的乐手拒绝了他的请求。在春秋时期,乐手是有权利拒绝不想唱的歌曲的。正当卫献公准备发怒时,另一位乐手师曹主动请求表演这首曲目。

师曹尽情地演唱了《巧言》,而这首歌的歌词中暗含着对老天爷不公平、对当政国军昏庸无能的批判,以及对大臣谋反的指责。这首歌的最后一段更是直接提及大臣谋反,这也是那位最初的乐手拒绝演唱的原因。孙蒯听出了歌词的弦外之音,他知道父亲孙林父一直心怀不满,而这首歌似乎是在暗示他们即将发生政变。于是,孙蒯将这一切告诉了父亲。父子俩经过密谋,决定趁此机会推翻卫献公。

第二天,孙林父率领家臣家兵攻入了卫国首都。当时,卫国的大部分军队都随晋国去讨伐秦国了,卫献公身边缺乏有力的支持,许多大臣见势不妙逃到了国外。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卫献公试图派人进行和解,然而派去的代表都被孙林父杀掉。无奈之下,卫献公只得仓皇逃离都城。在逃亡途中,他再次尝试求和,然而派来的代表再次被孙林父杀害。最终,卫献公被一路追杀,逃到了齐国。而孙林父联合其他大臣立了公孙剽为国君,即卫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