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美国留学 >

美国留学套磁信妙招 13个技巧高效套磁

编辑:去美国留学费用 2025-06-25 11:02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湖南出国留学专家分享的研究生申请经验谈

至今为止,套磁回复的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80%,而成功获得offer的比例也达到了半数。对于未来计划申请研究生的同学们,这些经验或许能助你们一臂之力。

套磁成功的关键,在于一颗真诚的心。避免盲目地大量发送套磁信,要有针对性地准备。虽然结果有时难以预测,但过程却需要精心策划。

一、定制化的套磁信至关重要。即使是使用模板,也一定要融入与教授研究相关的内容,如果能提及教授的论文,那就更妙了。成功的例子不乏那些因讨论教授的项目、论文而获得回复的学生。

二、在套磁信的末尾附上简短的CV。千万不要以附件的形式发送CV,因为教授们通常不会打开附件。你的CV中可能隐藏着教授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某一项技术或某个项目经验。

三、确保自己的研究与教授的研究方向相匹配。即使一开始并不完全吻合,只要你具备对教授有用的能力或经验,也可以大胆尝试套磁。可以表达:“我之前做过XX项目,用了XX算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发现你的研究目前如何如何……”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获得教授的回复。

四、在套磁时,要仔细研究教授的项目组,避免向同一个项目组的教授发送套磁信。在申请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策略,比如提到:“我对您的robotics研究很感兴趣,但了解到您的项目组可能已满员,不知道其他从事类似研究的教授是否有开放的名额?”这样更有可能获得回复。

五、套磁信内容应简洁明了。说说自己的经历、想法,对教授的研究的看法,表达希望加入做研究的意愿,并询问是否有开放的名额。不要过于冗长或提问过多,以免言多必失。关键是要将教授的研究与你的经历联系起来,表达共鸣。

六、做好长期套磁的准备。不要抱太多希望,这种机会就像中一样难以预测。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和平等的态度,双向选择的空间是存在的。不必一开始就过于示好或承诺过多。选择教授时,要考虑到研究领域是否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匹配。

七、在选校时,要根据可能套磁的教授的比例进行排序。如果目标学校的教授数量太少或者研究领域不匹配,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学校。可以根据教授的研究稍作调整PS内容,甚至可以在PS中提及某些教授的名字。

八、助理教授、副教授相对容易套磁,特别是他们刚成立的研究小组。可以通过查看教授的主页、研究开始时间、项目资金状况等来获取信息。有些教授的项目资金较少或级别较低,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九、关注教授的学生情况,如近几年的招生数量和学生的去向。如果没有学生列表,可以查阅public list获取更多信息。如果大部分学生是几年前的,那么短期内可能不招新学生,需要谨慎考虑。

希望这些经验能为即将申请研究生的同学们带来帮助,祝愿大家都能顺利获得心仪的offer!在寻找美国研究生导师的过程中,套磁无疑是关键的一环。关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套磁,以下是一些建议和信息。

如果教授的学生列表里有中国人的话,不妨尝试联系一下师兄,他们可能会提供一些宝贵的一手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授的学生列表可能并不完整,大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毕业或者转投其他导师。分析学生列表可以作为你判断导师是否合适的重要依据之一。比如某国大的教授,如果他的学生论文一作很少,就要小心谨慎。也要注意教授发表paper的数量和类型,如果数量过多或者全是会议论文,也需要保持警惕。

针对中国教授,他们更看重研究能力和编码能力,因此在套磁信中一定要突出这些方面。在与教授套磁时,最好避开个人成见。遇到反套的中国教授时,他们普遍看重你的能力和表现,对GPA、GT等基本条件可能不太关注。他们可能会希望你尽快表达意向,并喜欢进行详细的面试。如果到了面试阶段,那就说明你的CV和能力已经基本过关。面试时,只需展现自己的决心和能力,offer很可能就到手了。

对于白人AP,他们的态度普遍较好,但可能也很忙,因此邮件主题的选择就尤为重要。“问题的请教”这种主题可能不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而像“PHD申请者希望加入研究小组”这样的主题可能会更受欢迎。拿了AD之后,也不晚继续陶瓷。

在准备申请美国研究生的过程中,除了套磁外,论文也是重要的一环。但不必过度关注论文的数量,看和教授的project相关的论文就足够了。过多的论文阅读并无太大意义。

提高美国研究生套磁的命中率并非难事。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结合上述建议和信息,相信每一个计划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并在美国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也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新的学术环境,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