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简称麦大建院)自1896年创立以来,便致力于建筑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起初,它由Steart Henbest Capper院长引领,作为应用科学学院的一部分,致力于建立四年制的职业学位教育体系。如今,它已成为工学学院下独立的行政单元,并包含了城市规划学院、化学系、土木工程系、电子系及力学系等丰富多样的学科。
从1987年开始,麦大建院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使用Macdonald-Harrington Building,为其学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到了1945年,学院发展为五年制教育体系,并开始提供研究生教育。自1989年起,麦大建院有权颁发建筑学博士学位,至今仍是唯一一所拥有此资格的学府。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麦大建院已逐渐转型为研究导向的学府,拥有完善的本科到博士教育体系。与其他许多大学不同的是,麦大建院在1997年对其本科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来的五年制本科教育被缩减为三年制的科学学士(建筑学方向)。
学生完成一年半至两年的学习后,可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建筑学硕士1)。之后,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建筑学硕士2学位,时长为一至一年半。要想攻读建筑学博士学位,必须拥有建筑学硕士学位,并在蒙特利尔市积累一定的居住和工作经历。
麦大建院的建筑学硕士2课程是其王牌学科,无论是师资、设备还是获奖记录,都在加拿大乃至全球享有极高声誉。其研究方向如Affordable Homes、Minimum Cost Housing、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等,都颇具影响力。学院曾荣获AIA建筑教育金奖、Prossive Architecture Research Award、联合国人居金奖等,这些荣誉在同类学校中极为罕见。
麦大建院的学生质量和素质得到了全球认可。其高教学质量和优秀的师资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使得麦大建院的声誉不断提升。两位世界建筑大师Arther Erickson和Moshi Safdi更是为学院赢得了举世瞩目的荣誉。麦大建院的校友在加拿大乃至北美建筑界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著名建筑院校中都有麦大建院的毕业生,包括MIT、Connell等。在中国,也有一些优秀的建筑师,包括老一辈的优秀建筑师毕业于麦大建院。
该学院的录取标准看似不高,实则严格全面,从设计能力、工作能力、研究能力、获奖情况、论文质量等多方面考察学生。即便拥有高分和GRE成绩,若设计能力不达标,仍有可能被拒绝。
在John Bland教授的管理下,麦大建院在上世纪60年代取得了显著成绩,奠定了今天的坚实基础。学院吸引了大量优秀教授加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特色。隶属于学院的加拿大建筑学博物馆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学博物馆,收藏了数十万珍贵资料和文献。学院的图书馆也极具特色,除了大量书籍,还收藏有幻灯片、图纸、经典建筑模型等。
麦大建院的教授们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大多毕业于麦吉尔大学,并在世界顶尖大学如Harvard、MIT、Yale等取得更高学位。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大多数都拥有加拿大建筑界的最高荣誉——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FRAIC。学院的Adjunct Professors也拥有麦大或其他顶尖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有访问学者加入,为学院学术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泉,也为学院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