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学,一位来自北京的高二学子,虽然他的GPA只有3.4,托福成绩也仅为98分,日常参与的活动和获奖经历不算丰富,甚至在初二时申请美国高中的签证被拒,但他对工程学怀有浓厚兴趣,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
早在2014年四月,杨同学就开始了规划之路。在学习期间,他与项目老师保持紧密沟通,不断接受指导和跟进。由于同时面临高考压力,他只能在周末和节假日学习英语。虽然TOEFL考试前两次成绩并不理想,但他最终凭借努力取得了83分的进步。这个成绩对于TOP50的申请而言并无优势,但在综合背景和活动方面也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他成功获得了TOP41的华盛顿大学的录取。
杨同学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在各类竞赛中的表现值得称赞。例如,在第十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中,他在北京赛区选拔赛中荣获业余组比赛一等奖。自2010年开始学习钢琴至今,他的坚持和追求精神令人钦佩。在申请华盛顿大学时,他通过短片文章真实叙述了自己学习钢琴的历程和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坚持。从6岁起在父母的要求下学习钢琴,到面临小升初时的困惑与挣扎,他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如何面对困难不放弃。
除此之外,杨同学选择工程专业的动机也值得深入挖掘。受到身为工程师的父亲的影响,他对这一职业充满热爱和追求。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培养了独立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并阅读了大量关于建筑方面的书籍。这些经历促使他在中学时期就取得了理科的优异成绩。
虽然早期签证有过挫折,但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我们最大限度地提前了签证时间。最终,他的首签顺利通过。
杨同学虽然语言成绩普通,但他申请成功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准备充分且早;二是文书写作非常成功,充分展现了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和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