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推荐人时,我们往往首先倾向于寻找那些在自己领域里赫赫有名的大牛教授。毕竟,谁不希望有最出色的人为我们站台呢?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申请非顶级院校时,找到那种声名显赫到能让对方教授也心生佩服的大牛教授并不容易。这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大牛优先的原则并非无懈可击。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位大牛教授并不被对方学校所熟知,那么无论他的名声多么响亮,到了推荐环节,他可能在对方眼中也只是个普通的教授。这样一来,你期待的大牛光环可能并不会为你的申请加分。那么,该如何明智地选择推荐人呢?
可以考虑选择那些经常参与国际交流的教授,特别是负责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的教授。这些教授因为常常与国外学校打交道,更有可能被对方所熟知或了解。如果你申请的学校的某位领导恰好认识你的这位推荐人,甚至曾经有过合作,那么这封推荐信的分量自然会倍增。
但如果你实在找不到能被国外教授所了解的教授作为推荐人,又该如何应对呢?可以尝试寻找头衔较大的教授,如院士、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这并不是我的首选建议。我更推荐选择那些对你较为熟悉,与你有着深厚联系的教授,哪怕他们的职称稍低。
找大牛做推荐人有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他们可能写得过于简洁,如我朋友所经历的,推荐信只有短短三行;二是如果你自己撰写推荐信并试图描述与牛教授的关系,若描述不清,教授可能会拒绝签字或要求大幅修改。而找那些与你熟悉的教授,你能更好地掌控推荐信的内容,清晰阐述与推荐人的关系。除了学校的教授,你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实习或工作公司的经理等作为推荐人。
无论推荐人的名气大小,关键是要将推荐信写得清楚、明了。这才是最关键的“牛”。关于留学方面的更多信息,欢迎与我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