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大学:欧洲一流教育的典范
自1559年诞生以来,日内瓦大学就与新教神学及宗教史研究领域紧密相连,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深厚。作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领袖约翰·加尔文的创立之地,日内瓦大学在国际上享有卓越声誉。如今,该大学不仅是欧洲顶尖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的成员之一,还为世界贡献了众多学术大师,其中包括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日内瓦大学位于欧洲的法语区,教育体系独具特色。在2005年之前,它采用了独特的体制。随着《博洛尼亚宣言》的签署,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教育体系得以统一,日内瓦大学也逐步融入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层次体系。这一变革使得日内瓦大学在培养风格上与其他欧洲同类大学有了良好的对接。
瑞士的大学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宽进严出”特点。对于本国的高中毕业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入读瑞士国内的任何一所大学,无论是综合类大学还是联邦理工学院。在专业选择上,无论教育部门还是各大学均不设遴选机制,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任何专业。这种情况使得金融、法律、管理等热门专业的入学人数众多。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顺利毕业。热门专业虽然收录的学生人数众多,但由于考核体系极为严格,淘汰率也出奇的高,甚至高达60%~70%。
尽管瑞士的大学在淘汰学生时显得严格,但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却十分人道。被淘汰的学生并没有被开除,而是被允许重新选择专业。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那些已经因成绩不佳而被淘汰过一次的学生在重新选择专业时,会更加谨慎,不会再一味追求热门专业。
瑞士大学的“宽进严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兼顾。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有机会进入一流大学学习;另一方面,好的大学和热门专业往往通过设立极高的门槛,来确保最终获得学位的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瑞士的大学教育还具备灵活的学制和强大的制度保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进度,而且高等教育是免费的,只需支付一定的大学税。昂贵的教材费用和瑞士削减的经费也引发了一些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抗议。
如果将大学教育视为一个项目的话,中国大学通常采用“过程管理”的手段来确保教育的最终质量,而欧洲的很多一流大学则选择“结果管理”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却通过对最终成果的检验来评定学生的表现。总体来说,欧洲的大学生活似乎更加自由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学业的要求有所松懈。一流的大学毕业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货真价实的社会精英。
欧洲一流大学的培养方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教育应当追求机会的均等和公平的同时也应该鼓励那些愿意付出的学生去挑战自我、拓展视野。在这方面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持续努力相信我们能够逐渐缩小差距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