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阅读并评论吧。今天的主角是乾隆和多尔衮,他们之间有着一段关于“洗白”的有趣故事。
大家都知道,多尔衮这位皇父摄政王,在喀喇城逝世后,灵柩回京之际,竟得到了顺治帝亲自迎接的殊荣。仅仅一年后,多尔衮被追封为诚敬义,庙号“成宗”。命运多变,有人揭发他“谋篡大位”,导致他迅速被削去爵位,收回封地,开除出宗室,甚至陵墓被毁,尸身被戮,顺治对他的痛恨可见一斑。
那么,为何到了乾隆朝,多尔衮的封号会被恢复,他又是如何被“洗白”的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乾隆是一位极其重视意识形态的皇帝,他特别喜欢树立标杆。到了乾隆中期,统治达到鼎盛时期,乾隆开始大力推崇忠君亲上、贤能有功之人,尤其对“忠诚”二字情有独钟。于是,乾隆先后两次下旨为多尔衮昭雪。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多尔衮的陵墓。在《实录》卷926中,乾隆深情地回忆道:“想起我朝定鼎之初,睿亲王多尔衮便率先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他的前劳不可磨灭。”
虽然乾隆对多尔衮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称他功劳之大举世无敌,但多尔衮得以的真正原因,在于他符合乾隆对“忠诚”的定义。经过乾隆的推崇,多尔衮作为一个关于“忠”的模板被完美地塑造出来。乾隆借助多尔衮的“洗白”,进一步巩固了大的“忠诚”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