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我国漫长的封建史,一个显著的现象跃然眼前:历史上的王朝,无不经历兴衰更替、周而复始的轮回。在乱世之中,这种渴望尤为强烈,每个有志之士都渴望成为天下共主,尊享无上的荣耀。
时光流转至198年,曹操与刘备联手攻打退守下邳的吕布。吕布虽愿投降曹操,但最终仍被捉杀。刘备在此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吕布的军师陈宫及吕布本人的死亡方式引人深思。陈宫被直接斩首,而吕布则先被勒死,之后再遭斩首。这是为何?
从历史记载来看,曹操是一位爱惜人才的人。他广纳贤才,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所有挑战,因而想要吸收更多的有才之人。吕布是当时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曹操自然不想伤害他。但曹操也担心自己赌不起,因此听从了刘备的建议。他对吕布采取这种处理方式,既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智慧。若曹操简单粗暴地斩首吕布,可能再无人前来投靠,甚至会被天下人认为他心胸狭隘。
对于吕布这样的英勇大将,死后被砍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侮辱,甚至无法安息。如此结局令人感慨万分,恐怕连吕布自己也未料到会有此结局。曾经风光无限的将军,最终身首异处,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起伏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