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风头正劲的美女经济,无疑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这种经济形态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就已初露端倪。有句俗语“漂亮的脸蛋出大米”,至少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那时的人们已经身体力行地验证了这个道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那位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
据传,越国举办选美大赛时,西施以其绝世之美荣登榜首。在前往京城的途中,无数行人争相围观,使得交通阻塞,寸步难行。为了缓解局面,越国相国范蠡心生一计。他安排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并张贴告示:欲见美女者,需付金钱一文。
这个消息迅速传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西施凭栏而立,如仙女下凡般美丽动人。慕名而来的观赏者排成了长龙,为了目睹西施的芳容,他们慷慨解囊,有的人甚至多次付款,百看不厌。在短短三天内,范相国收获了大量的金钱。进京后,他把这些钱财上交国库。西施因此倾慕范蠡的才智与品德,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范蠡的举措无疑为后世的“美女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溯历史长河,自唐代起,文人士大夫在饮宴聚会时,便流行邀请青楼女子助兴,她们或行酒令佐酒,或歌舞侍宴。这便是现代所谓的“特殊服务”。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市民们追逐美色,商人们豪爽大方,使得妓院生意兴隆,为青楼女子提供了生存的空间。